3D成像是目前机器视觉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,市场发展快速。根据市场研究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报告,预计到2022年,全球3D成像市场规模将超过210亿美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4.67%(p7)!
由市场研究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《3D成像市场报告》预测,到2022年,全球3D成像市场规模将达到213.41亿美元,在此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.67%。2015年,3D相机部分在全球3D成像总收入中,占据了超过2/5的市场份额。
来自市场研究公司YoleDéveloppement(Yole)的数据显示,2015年CMOS图像传感器的市场规模为103亿美元,预计2016年将增长至116亿美元,复合年均增长率(CAGR)高达10.5%。
虽然对于齿轮检测而言准确性至关重要,但在实际生产中,检验速度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。如果齿轮制造商在一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生产出一个齿轮,但是检测每个齿轮却需要花上几分钟的时间,那么可能并不是每个齿轮都被检测。不用说,如果是这种情况,可能会有很多齿轮缺陷是在齿轮箱被组装和测试之后,才被识别出来。这对齿轮箱制造商而言,遇到这种情况将需要重新拆卸有故障的齿轮箱、找出并更换故障齿轮,这将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昂贵行为。
在最终产品组装中使用有故障的连接器,并将这个带有故障连接器的产品应用到汽车子系统中,不但会危及消费者,也会让连接器制造商付出昂贵的代价。
反射紫外(UV)成像和UV荧光成像是不同的成像技术,可用于检测那些使用较长波长可能无法检测到的特征。在反射UV成像中,零件的表面被UV光照射,并通过UV敏感的相机成像;而在UV荧光成像技术中,入射的UV光被零件中存在的荧光材料吸收,然后再辐射出更长的波长。
摩尔定律的早期预测指出,集成电路(IC)上晶体管的数量,每两年翻一番。大约在2000年的时候,在发光二极管(LED)方面也有类似摩尔定律的预测:每个LED单元的光通量每十年增长30倍,而单位光通量的成本每十年下降10倍。正如人们所预测的那样,在消费、科研和机器视觉应用中所使用的LED器件,其光谱范围已经跨越紫外光(UV)、可见光及红外(IR)波段,这使得白炽灯和卤素灯的应用大大减少。
在构建机器视觉系统时,开发人员可以选择众多知名公司的商用软件包。然而,在选择这类软件时,重要的是理解这些软件提供的功能、支持的硬件以及如何轻松地配置这样的软件,以解决特定的机器视觉任务。
日本 MEK Marantz Electronics 公司采用 Silicon Software公司的 LightBridge外部图像处理装置,实现了 3D-24位彩色光学电路板检测。该装置可轻松通过 Thunderbolt™电缆将自动光学检测(AOI)装置连接到搭载 Apple Mac OSX 操作系统的主机。对于特殊检测任务,MEK 利用 VisualApplets 在 LightBridge FPGA上独立编写了适用的图像处理应用程序和测量程序,无需任何硬件编程知识。
传统上,许多视觉系统构建者开发定制的视觉系统,都是使用现成的基于Windows的PC硬件和供应商提供的软件库。然而最新的一种发展趋势是:使用较便宜的嵌入式系统硬件、开源操作系统软件(如Linux)以及开源图像处理库(如OpenCV)。
从影像辅助手术到医疗诊断系统,实时成像技术正推动着医疗保健服务方式的根本性变更。随着医学成像的广泛应用,工程师正在寻求新的方法,从而更加经济有效地传输高带宽视频。
目前,大部分汽车制造商对供应商零部件的质量保证,通常仅依赖于供应商自己提供的产品质量抽检报告,汽车制造商自己并没有很有效的对于供应商零部件的质量控制手段。问题发现时,常常已经发生了昂贵的零件召回,其成本和风险可想而知。
一步步新技术
洁净室
激光世界
微波杂志
视觉系统设计
化合物半导体
工业AI
半导体芯科技
3D成像是目前机器视觉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,市场发展快速。根据市场研究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报告,预计到2022年,全球3D成像市场规模将超过210亿美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4.67%(p7)!